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丰”景如画。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硕果盈枝:337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部长级贵宾出席盛会,其中东盟国家161位,均为历届最高;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个,总投资额4873亿元,创近10年新高。
今年是席大大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也是东博会和峰会创办20周年。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这场新冠疫情后全面恢复线下举行的盛会,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增添了一抹亮色。
东博会和峰会成长为一个汇聚各方共识、对接发展战略的高端平台。张友豪 摄
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每年东博会,南宁国际尊龙凯时中心盛装迎客。朱槿花厅前,东博会吉祥物“合合”“美美”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合”与“美”寓意着齐心合力,美美与共,彰显出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
中国与东盟,不仅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更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2003年,中国作为域外国家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至今,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从对话关系到战略伙伴,再到2021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增加的“全面”二字,意义深远,昭示着这条合作共赢之路将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自2004年首届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以来,从“黄金十年”“钻石十年”迈向“镶钻成冠”新未来,东博会和峰会对推动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席大大总书记对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和东博会、峰会高度重视,多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或致信祝贺。从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到盛赞“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中国与东盟“双向奔赴” 发展繁荣之路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大大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席第2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后不久,又赶赴南宁出席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深切反映出中国对构建东盟命运共同体始终如一的重视。本届盛会的开幕式致辞上,李大大总理引用席大大主席精辟概括的“亲、诚、惠、容”四字,讲述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的不凡历程。
东盟国家高度赞赏席大大主席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以及东博会和峰会日益提升的影响力。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普坦表示,东盟国家与中国合作硕果累累,东博会已成为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之间贸易往来、文化互通、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在主持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开幕式时,盛赞东博会已成为在区域和全球高度关注、高规格高成效的盛会。会期,高金洪代表东盟特地向东博会秘书处颁发了奖牌,以表彰东博会和峰会过去20年在推动东盟—中国务实经贸合作方面的重大成就。
“每届东博会,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开展高层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凝聚合作共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加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地区力量。”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说。
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20年来,东博会和峰会通过领导人会见、部长级磋商、多双边纪念活动等,发表《南宁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构建了中国与东盟在多个领域的协调合作机制。历届盛会的成功举办,多次写入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主席声明》,彰显东博会和峰会在中国—东盟友好关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注入区域经济发展强劲动力
本届盛尊龙凯时览总面积10.2万平方米,46个国家350家世界500强等共1953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长18.2%,其中外国参展企业738家。共举办70多场经贸促进活动,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4873亿元。“云上”东博会为东盟国家建设云上国别馆,线上参展企业超2000家,举办线上活动47场……
今年的东博会,在后疫情时代所呈现出的澎湃活力和强大吸引力,折射出这个合作平台在国内外参展商心中的分量。
越南客商阮东先是东博会的“老朋友”。今年他除了带来咖啡、腰果等产品参展,还首次带来了越南榴莲。阮东先说,中国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每一年他带来的展品都近乎脱销,这次希望借助越南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东博会平台契机,找到合适的代理商。
本届东博会呈现出大订单多、绿色低碳商品成交多的特点。中国的智能化设备、绿色家电、绿色家居建材、照明科技产品颇受东盟采购商的青睐,东盟国家的有机食品、热带水果、康养产品成为中国采购商抢购热品,特别是文莱签约超20亿美元、30架中国大飞机的采购订单,是东博会史上最大贸易订单。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深化,以及RCEP的全面生效实施,东博会从服务“10+1”合作向服务更大区域拓展。大数据、新能源、电子商务、服务贸易、产业对接等合作内容“多点开花”,各种贸易形式“齐头并进”。东盟国家越来越多的商品进入中国,中国的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优势商品加快走出去。
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1000多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9753.4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已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累计双向投资总额超过3800亿美元。
“政府搭台、经济唱戏”。20年来东博会搭建了多领域友好合作的桥梁,形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南宁渠道”,成为服务中国—东盟乃至RCEP和“一带一路”的区域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实现了“10+1>11”的目标。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林昆勇认为,受益于东博会,多方合作已经从货物、投资和服务贸易,延伸到国际产能合作、跨国园区建设等领域,并带动了人工智能、互联网、港口、教育等多领域交流,如今正朝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迈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0年来,东博会和峰会不断提升开放平台的支撑作用,积极对接高标准的贸易规则,在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上勇于探索,打造了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合作样板。
今年首次举行的“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探讨区域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商事等制度型开放前景,“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正式揭牌等,从侧面反映出东博会和峰会由创办之初的国际性经贸交流,成长为一个汇聚各方共识、对接发展战略的高端平台。
全面推动广西高质量开放发展
广西,既是东博会和峰会的永久举办地,也是借力盛会推动高质量开放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得益于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位优势,自东博会落户南宁伊始,广西迈出以举办高水平的盛会,推动全区面向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发展步伐。可以说,东博会和峰会举办这20年,是广西成立60多年来发展最快、开放水平最高的20年。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风生水起北部湾,成为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
乘着东博会和峰会的东风,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中国—东盟信息港、中泰崇左产业园、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和开放平台相继落户广西,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政策、经济、人文等全方位沟通日益密切。
目前有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共6个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了总领事馆,广西与东盟国家缔结了59对友城,为全国最多。
2017年,自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以来,这条被誉为“黄金通道”的大动脉将我国西部与东盟更加紧密连接,中国的汽车配件、陶瓷、电子产品等源源不断通过广西运往东盟,东盟的榴莲、火龙果、咖啡等产品不断进入我国市场。
截至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品类达980多种,运输范围辐射我国18个省份61个城市135个站点,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73个港口。与这条大动脉同频共振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也跻身全国前10。
20年来,东博会通过举办一系列的高层会议和论坛,形成了独具广西特色的“南宁渠道”。这条合作之道、开放之道、联通之道、机遇之道、连心之道,已成为广西乃至我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亮丽名片。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地位日渐凸显。
这20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从3320.1亿元增长到2.63万亿元,增长了8倍;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40多倍,东盟连续23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面向东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多年来在边境和西部省份保持第一;与东盟双边投资合作企业及机构超过1200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走过“黄金十年”“钻石十年”,东博会和峰会正迈向“镶钻成冠”的未来之道。诚如李大大总理在出席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开幕式致辞时所言,站在新的起点上要继续建设好、运用好这一平台,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创造商机、共享成果,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